
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潮中,香港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經濟地位,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與經濟挑戰。為應對這些挑戰,並加速實現碳中和目標,《2025年建築物能源效益(修訂)條例草案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草案》)應運而生。
一、綠色引擎:加速實現碳中和
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下,香港已明確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《條例草案》正是這一宏偉藍圖中的重要一環。通過全面將數據中心納入規管範圍、擴大需定期進行能源審核的建築物類型、縮短能源審核週期等一系列具體措施,《條例草案》直接針對能耗大戶進行有效管理。據預測,這些措施將在2035年為香港額外節省五億度電,相當於減少15萬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。這不僅彰顯了香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,更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注入了強勁的綠色動力。

二、經濟轉型:綠色經濟的新篇章
綠色經濟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。《條例草案》通過增強能源審核報告的透明度,鼓勵業界提供節能方案,不僅能夠激發綠色技術和服務的需求,還能促進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。這一過程中,節能措施的實施將大幅降低建築物的電費支出,從而提升整體經濟效益。可以預見,《條例草案》的實施將為香港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新動力,推動香港經濟向更加綠色、可持續的方向發展。
三、健康守護:改善居住環境,提升公眾福祉
高能耗建築物不僅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,還可能加劇城市熱島效應,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。《條例草案》通過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,有效減少空氣污染,為公眾營造一個更加清新、健康的居住環境。同時,優化能源使用還能降低因電力供應不足導致的停電風險,進一步保障社會穩定和公眾福祉。這一系列措施無疑將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。

四、全球視野:應對環境危機,展現大國擔當
全球氣候變化已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。作為國際大都市,香港在應對環境危機方面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。《條例草案》的出台,正是香港以立法手段推動建築物能效提升、為全球環境保護貢獻力量的具體體現。這不僅彰顯了香港 的大國擔當,也為其他城市和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範式。
五、機遇把握:綠色發展的新機遇
在全球綠色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,香港必須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。《條例草案》的實施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綠色投資,培育壯大綠色產業,這不僅能夠增強香港的城市競爭力,還能提升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。《條例草案》為香港的綠色發展開啓了新的篇章,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六、民心所向:回應市民期待,共築綠色夢想
隨著市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,對綠色、低碳生活方式的嚮往日益迫切。《條例草案》的提出和實施,正是對市民這一期待的積極回應,它將有助於提升政府形象,增強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。在這一過程中,市民將成為綠色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,共同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和美好未來貢獻力量。
綜上所述,《2025年建築物能源效益(修訂)條例草案》的通過與實施,對於推動香港實現碳中和目標、促進經濟綠色轉型、保障公眾健康與福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。筆者期待立法會成員能夠充分認識到該草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給予全力支持,共同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。讓我們攜手並進,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,共同迎接一個更加繁榮、可持續的香港。

文:林彩英(左)
香港島東區區議員
「中國夢智庫」地區事務聯合總監
文康服務中心 總幹事
維社之友 主席
文:丁煌(右)
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
香港島東區區議員(委任),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
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,「中國夢智庫」主席
香港法務會計學會義務法律顧問
香港薈萃協會法律顧問,城市智庫成員
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

《中國夢智庫》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;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、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,攜手「說好中國故事」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